我们在各方面的进步,尤其是技术和产业方面的进步,除了推动中国复兴之外,还很有可能产生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打破的东亚模式,真正的提高十几亿东亚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复兴之,肯定是不太好走的,产生很大影响的华为事件就是个例子。这一篇就写下中国的技术和产业升级,对于普通中国老百姓,李老汉的幸福生活乃至东亚老百姓的意义。 我个人去国外,有个很明显的感觉,欧洲等白人发达国家,生活放松,没事coffee break,下午四五点就下班非常正常,整个社会处于放松的状态。 而东亚国家,即使是已经发达起来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乃至于已经算是比较发达的中国一线城市,却无一例外都是高度辛苦,长时间读书,长时间加班, 东亚人的聪明和勤奋,是全世界的,中国人,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都是类似的,工作起来非常玩命,智商也很高。 但中日韩东亚三国,可以说都是模式,东亚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参与的竞争,每天游走于各种英语培训,课外班,数学物理补习班之类,早早的戴上了眼镜。 一要面临极高的淘汰率考入好的高中,考入一个不错的大学,而到了工作之后也没有办法停下来,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常态,生活压力感觉巨大,以至于不敢生孩子。 东亚国家中最先崛起,也是目前最为发达的日本,日本人的勤奋全世界,日本人从小到大也要面临辛苦读书,努力工作,但是却出现了人均P不进反退的情况,人均从1995年巅峰时期的世界第三,一步步跌落到现在的全球第二十多位。 而在过去的20年,人均P逐渐反超日本的20个左右的国家,以欧洲国家为主,很难说比日本人更勤奋,相反他们的生活氛围比日本可是轻松多了,但是居然人均P却一个个超过日本,经济增长率反而高于日本。 东亚人民如此的勤奋,最终却又总是陷入低生育率的怪圈,不愿意生孩子,造成社会老龄化,老龄化又大大的抵消了勤奋工作带来的工作增加,年轻人的工作被老龄化,并没有被用于社会发展和薪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规律不只是出现在日本,也不只是出现在韩国,中国,中国,乃至于现在还没有跨入发达经济体的中国都出现了这个现象,朝着极度老龄化的方向狂奔。 我们都说这是因为东亚地少人多,人均资源不足,导致虽然大家都很勤奋,最后争抢到的资源却很少。其实不然,+西欧+澳新发达国家加起来可是有七八亿人,不算中国的话,远远超过日本+四小龙的人口。 要说自然资源,欧洲也一样依赖自然资源进口,天然气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要从中东进口,铁矿石要从巴西进口。 另外其实自然资源没有那么值钱,自然资源种类很多,但是真正值钱的却很少,全球值钱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三大类。而全球能够依靠自然资源致富的国家,人口上限就是两三千万,比如挪威,,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等。人口再多,比如俄罗斯一亿多人,石油天然气都很丰富,产量也高,但是依然不是富裕国家。 真正值钱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又依赖于教育和产业才能变现,没有教育,人口就无法变力资源,没有产业,人力资源就没有用武之地,就只能在有限的几个产业里面高烈度竞争,极大的降低效率,导致累死累活最后获得的却不成比例。 东亚毫无疑问,由于都非常重视教育,人口都会为人力资源,因此在人力资源部分是相当丰富的,而且素质很高,遵守纪律,犯罪率低,勤奋认真。 但是人力资源赖以变现的产业方面,却出现了东亚经济体产业高度同质化的特点,如果你看下中国,中国,韩国,日本的相关产业,会发现相似度非常高,高度拥挤在相同的几个赛道进行竞争,独特的赛道很少。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东亚国家死死的按在这几个赛道上。 欧美澳新都是大农业国家,日本和四小龙由于缺乏大农业发展的空间,在先天上就处于弱势,如果看全球农业化工巨头,基本都是欧美企业。 可以看到2018年的全球十强里面,只有一个日本的住友化学排界第八,其营收规模处于绝对劣势,和日本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日本和韩国由于没有国土纵深,在大农业方面处于劣势,连带着农业相关的技术也落后于欧美。 相比之下,可以说东亚农化产品崛起的唯一希望来自中国,的10强榜单里面,排名第一的先正达和排名第六的安道麦都已经被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当然中国也花费不菲,购买两家公司共计耗资差不多460亿美元,其中2017年6月完成的对先正达的收购耗资430亿美元,这家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农药公司和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如下图2017年的全球种子业公司十强,先正达排第三位,我国另外一家隆平高科排界第九位。 2011年10月,安道麦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14.4亿美元收购60%股份,2016年9月,其余40%股份也被中国化工以14亿美元收购。P有什么用?或者说钱有什么用?至少可以买到全球第一和第六的农化产品公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排名世界第九的印度UPL正在收购排名世界第11的Arysta lifescience,印度也能拥有全球前十的农化巨头,可见天赋的重要性。 在这全球11强之外,就是中国公司刷榜了。全球第12是中国的颖泰生物,全球第13是山东润丰,全球第14是南京红太阳,全球第16是乐山福华通达全球第17是江苏扬农,全球第20位是江苏辉丰。 也就是全球农化20强企业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或隶属于中国企业。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存在,全球农化基本就是欧美控制的市场,日本和四小龙在天赋上无法和欧美竞争。 农业只是一方面,日本和四小龙天赋的弱势还体现在油气资源开采上,由于本身就缺乏油气资源,尤其是陆上石油资源缺乏,因此在技术积累上远远不如欧美。 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油服公司巨头,基本都是欧美公司。油服公司是干什么的?他们提供油气层勘探,钻井机械设备,油田工程建造,石油软件等各种产品和服务。这是高利润,高薪资的产业。 美国斯伦贝谢世界第一,这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美国《财富》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排第386位,2017年营收高达304.4亿美元。 美国BHGE世界第二,该公司由前世界第三大油服贝克休斯和通用电气(GE)旗下的GE油气合并组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高技术的产业里面,日本和四小龙无一进入全球前十,同样的,也只有中国凭借国力能够有唯一一家上榜企业中国石化油服,其余九家全部都是欧美企业。 全球油气开采,是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从中东,到非洲,到拉美,到北欧,世界各地有大量的油田和气田,从勘探,油气装备到钻井服务,石油软件等,这么广大的市场, 全球油气资源市场,我们就以2018年7月,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BGP)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签署的海上和陆上三维采集合同为例,该合同金额高达16亿美元,也是全球物探行业有史以来三维采集作业涉及金额最大的一笔合同。 最为典型的就是亚洲的军事工业,军工也是高技术高利润产业,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军工科技发达的国家,但是其实以色列工业能力总体实力有日韩强吗?当然不如。但是日韩这样的国家,本土就有美国驻军,军队的指挥权也在美军手里,在发展军事武器技术方面,要受到美国的严格控制。 中国倒是不受控制,但是已经被欧美禁运了三十年,事实上也是受到。中国向国外出口武器,就会受到美国的干扰,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土耳其的军售。 从军工产业出口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和平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全球武器贸易状况研究报告,这五年的全球武器出口金额十强为: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西班牙,以色列,意大利,荷兰。作为全球制造业十强国家的日本和韩国都没有进入世界前十名。 不只是东亚国家从军事技术中赚钱受到,同时更为重要的:军事技术是民用技术的核心来源之一。我们今天每天都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是来源于战争。 1940年摩托罗拉接到美方的合同,要求开发一种电池供电的无线通信便携式设备,摩托罗拉因此研发出来SCR-300无线年春天通过了测试,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大约5万部。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化的无线通信设备之一,通信距离达到3英里(4.8公里),被美军士兵称为”walkie talkie”。 摩托还开发出了另外一款通信距离更短的通信设备SCR-536,1941年7月量产,重量只有2公斤多,通信距离根据的不同而不同,有遮挡时通信距离只有几百英尺,开阔地可以达到一英里,水上甚至可以达到3英里。 不过谁能想到,今天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而网络侧设备的老大还是中国公司呢? 无线通信设备和手机只是一个例子而已,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GPS,以及今年在迅速组网的北斗全球卫星系统也是来源于军用技术。发射这些卫星使用的火箭,最早技术来源是导弹技术的发展。 全球范围来看,技术和产业有两个驱动因素,一个是商业和市场驱动,一个是军工技术因素驱动。因此商业市场和军事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的两个核心来源之一。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技术发展取决于资金和人才的投入,美国今年通过的2019年的军事总预算约为6746亿美元,其中有1457亿美元的经费用于美军采购与升级新装备之用,这相当于造就了一个差不多1500亿美元的市场,可以极大的驱动军工公司进行技术研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军事领域是对抗性质,因此军工技术强调打赢的重要性,更为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成本则是次要考虑因素,因此主要推动的是挑战极限的高精尖技术的发展。 而这些价格昂贵的高精尖技术,在得到应用之后成本一般会随着技术不断完善而不断降低,得以逐渐具备进入民用市场的条件,又可以早就一个很大的产业。 美国保持超高军费,其实是保持其军事科技的高度领先性,同时也是保持其民用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促进新产业的发展。 而商业公司的技术研发存在两个局限性,一个是商业公司和挣钱是第一位,如果没有市场,是不会投入太多资金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不然意味着投入打了水漂。 一个是商业公司的技术研发更多的需要考虑成本因素,要考虑市场的购买力和接受度,商业公司开发的技术,绝对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在领先某个比例的时候才能利润最大化。不会像军用技术那样,要以技术领先为目标。 美国除了直接用于购买装备的接近1500亿美元以外,其他的各种军用支出也同样大大的刺激了技术的发展,比如战场救护,用于伤残士兵的康复支出,也促进了包括假肢在内的技术发展,同样也让并非在战场上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士受益。 东亚地区,韩国人打输了朝鲜战争,日本人打输了二战,其代价就是被美军占领,今天被种种。这就是不能自主需要付出的代价。 性的不只是体现在军工产业,东亚国家的技术来源,也同样体现在市场方面,由于日本和四小龙本身的市场体量很小,而欧美市场占了全球50%以上,尤其是中高端产品份额比例更高,造成对欧美有极大的依赖,也经不起对方的制裁打击。所以在和对方博弈的过程中处于天然的弱势。 全球民用航空市场,尤其是干线客机市场都被波音和空客占据,这也是一个高利润高薪资的大市场,实际上,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前三大产品就是大豆,飞机和汽车。 本来就是高投入门槛和高技术门槛,如果不能从市场获取收益,那么可以说风险极高。所以要收回投资,就必须要进入欧美的庞大市场,但是这样又是真的动了别人的奶酪,欧美绝不会自己的支柱产业被冲击。日韩在这方面,都不具备挑战的能力,能够做支线飞机就算不错了,日本现在就在研发支线客机MRJ,搞了十几年了至今也没有量产,干线客机的研制计划更是遥遥无期。 中国在这方面,显然情况要好得多,中国不只是军事工业发展不受的自主国家,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一张牌,诚然我国大飞机发展会影响波音和空客,但至少我国具备和欧美讨价还价的能力,如果欧美以后以种种理由中国大飞机进入欧美市场,那么相应的他们的大飞机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困难了。 产业的发展,从来都和因素高度关联,美国今年不断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各种制裁和打击就是典型的。为什么美国不断游说其盟友不要用华为的5G设备?其实也是性因素。 也就是除了亚洲国家因为天赋较弱发展不起来的产业,除了通过性因素亚洲发展的产业,还通过资本的力量对亚洲优势产业的发展进行获取。这方面中日韩以及中国,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也是后发国家的天然劣势。 2017年,日本第一大集成电公司东芝半导体,就被美国贝恩资本主导的收购联盟以180亿美元收购,贝恩资本成为东芝半导体的第一大股东。 其实东芝半导体常赚钱的业务,这两年存储器是暴利,日本人卖掉真的是很可惜,尽管东芝集团仍然保留了经营控制权。 韩国的中流砥柱三星电子,下图为其官网上的,2018年第三季度的股权结构,普通股外国投资者占比高达52%,对股票分红具有优先的优先股外国投资者占比高达81%。 这对韩国人来说,是有点郁闷的,三星电子是韩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占到了整个股市市值差不多20%的份额,如果三星发展的不好,那么韩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三星发展的好,那么市值上涨带来的收益和分红,大量被外国投资者获取,实际上是通过资本分享了韩国人的劳动所得。 在2017年的财报里面,截止到2017年7月2日,外国机构和外国人持股占比高达79.67%。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台积电分红为每股8元新台币,总共分红高达2074.4亿新台币(466亿人民币,汇率4.45)。而2017年台积电的营业收入总额为9774.4亿新台币,分红占了营收的差不多21.2%,外资获取了巨大的收益。 而对应的,台积电到2017年底员工总数为4.8万人,工程师号称人均年薪200万新台币,即使全部按照工程师计算,员工酬劳总共为960亿新台币,可以说和外资的收益的比例是不太合适的。 后发国家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天然的缺乏资金,因此先发国家理所当然的手握巨大的资本优势,对后来者的优势产业进行投资,可以获取巨额的利润,只要其不退出,就可以永久的分享其劳动,其实我认为永久分享机制是不合理的,应该有退出机制。 中国在这方面,相对的情况要好的多,中国的核心制造业企业,华为,中兴,京东方,中国中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OPPO, VIVO,格力,美的,中核集团,中广核,海康威视,大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紫光集团等等,都不存在外资占据大部分股权的情况。 但是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主要是在互联网公司领域,外资占据大部分股权,也发生在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这是因为十几年前中国缺乏资本和融资机制所致,最近几年新崛起的互联网公司,此种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例如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等,股权结构内外资比例要相对BAT优化的多。以滴滴出行为例,就有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投公司等国家队投资。 另外就是通过国家的力量出手,改变公司股权结构,最为典型的就是蚂蚁金服,中国利用金融安全的力量,促成支付宝从阿里剥离,拥有支付宝的蚂蚁金服成为一家的公司,最大的两个股东是两家杭州的公司,由马云控制,第三大股东是中国的社保基金。作为剥离的补偿,蚂蚁金服每年把一定比例的利润共享给阿里巴巴,直到蚂蚁金服上市。 另外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繁荣,也大大的提高了互联网企业员工们的工资,目前年薪50-100万元,已经成为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的常见薪酬,客观上也提高了财富流向中国员工的比例。但是不管怎么样,外资从中国互联网企业获取的收益,仍然常可观的。 不管是雅虎,还是软银,都从出售阿里股票中获得了超高的回报。软银就在2018年5月31日宣布出售一小部分阿里的股票,价值就高达80亿美元,即使出售之后,软银仍然是阿里的第一大股东。 除了以上的几个原因,还有是整个东亚还没有能力做起来的产业,一个是奢侈品产业,想买各种奢侈品还是要去欧洲买,日用消费品这一块,其实常大的市场,带来的不只是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等其他的各种消费 一个是制药产业和医疗器械,2017年全球前十五大制药企业没有一家来自东亚,同时医疗器械部分,这也是个超级大市场,主导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欧美手里,下图是Qmed发布的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TOP100,全球第一美敦力,全球第二的强生是美国公司,全球第三费森尤斯是公司。第4-10位的GE,飞利浦,西门子,康德乐,雅培,史赛克,BD也都是欧美公司。 实际上全球前1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都来自欧美。日本的医疗器械公司,佳能,奥林巴斯医疗等,主要集中影像医疗这一块,本质上也是电子技术的延伸,总体实力上也无法和欧美相比。 一个是高端汽车产业,虽然日本韩国都是世界汽车强国但是各种豪车品牌仍然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我们就以的宝马集团为例,该公司2017年销售额为1112亿美元,但是其全球汽车销量仅为246.35万辆;日本丰田公司2017年销售额2651.72亿美元,其全球汽车销量大约为1050万辆左右。倘若不考虑其他业务的因素,简单的相除,宝马均价高出了78%。 类似的还有旗下有奔驰品牌的戴姆勒集团,尽管其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只有330万辆,但是其集团销售额能够到1852亿美元。 我们再对比下韩系车,就更明显了,现代集团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为725万辆,但是销售额只有852.6亿美元,简单的计算单车均价,只有戴姆勒的四分之一不到。 另外就是半导体产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称霸世界,但是目前已经逐步衰落,全球十强只剩下东芝一家,但是东芝半导体目前也已经出售。 东亚的半导体产业,高度的集中在存储器,手机处理器和CMOS传感器三大领域。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目前全球三强都是东亚公司,日本索尼,韩国三星,中国豪威科技。 芯片可以分为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东亚国家占据世界优势地位的存储器(三星,海力士,东芝,南亚科等)属于数字芯片,多说一句,存储器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韩国的中流砥柱产业了,每年为韩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产值,三星电子2017年净利润42.19兆韩元(约合394.6亿美元),同比增长85.7%。一年增加了差不多18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其中增长基本是来自半导体业务,其实就是存储器。 180亿美元,这已经是韩国P的1%还多了。另外有海思,展锐,三星和联发科的手机处理器,也属于数字芯片领域。但在数字芯片的其他领域就很落后,最为典型的是英特尔的桌面CPU等,东亚国家基本没有存在感。 而在模拟芯片领域,东亚就处于绝对落后的。根据IC insight 2017年公布的全球十大模拟芯片厂家,美国有六家,欧洲有三家,只有日本的瑞萨排界第十位。世界前三是美国的仪器,ADI,skyworks,接下来是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 以上四个原因,造成了东亚国家在产业发展方面局限于电子产业等几个有限的赛道,整个东亚的精英只能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大产业里面互相竞争,高端和高薪就业机会就那么多,必须要一过关斩将进入大公司,这就造成了东亚精英的痛苦。 东亚产业升级的最大希望,还是来自于中国,不管是现有的欧美占优势的赛道例如大飞机,半导体,医疗器械,制药,油气勘探开采和装备制造,军工武器制造,航天产业(空间站,卫星系统),企业IT产品,互联网公司等,还是新的赛道领域例如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等,中国几乎没有遗漏的领域。 众多新兴产业的崛起,能够带来大量新的高薪岗位,过去十几年中国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产生了程序员这个高薪的群体,数量已经达到上百万人,极大的增加了中国中产的数量。 再以芯片设计为例,2018年中国的芯片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就达到了16万人左右,而去年同期仅为14万人,一年的时间增加了2万个岗位,我今年就曾经接到过不同的粉丝,都是硕士应届生,拿到的深圳和南京的两家不同的国内机器人公司的offer,起薪都在20万人民币左右,这就是国产机器人发展带来的好处。 制造业的高薪岗位增加了,这同时又会带动服务业(金融,旅游,餐饮,交通,教育)等领域的高薪岗位增加。 整个社会的高薪岗位供给增加,选择变多,可以降低竞争的烈度,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这是很简单的,三个人争抢一个高薪职位,三个人都付出10分的努力,最终只有1个人如愿,另外两个人的努力被浪费。三个人争抢两个高薪职位,三个人都付出10分的努力,最终2个人如愿,只有1个人的努力被浪费。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北二外的一个同学就告诉我,他们学校学日语的很好找工作,其实很多平时学习并不怎么努力,成绩很差的都找到了,所以供求关系能够改变和影响人的辛苦程度。 高薪岗位变多,中产阶级阶层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大大提升,同时也会带来底层的收入上升,让“没有那么努力”也能有个说的过去的出。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现在美团外卖之类,一个毫无学历和技能的健康人,在深圳送美团外卖拿到一个月七八千人民币也并不困难,这个收入绝对小康有余,这实际上比起以前在底层只能选择富士康,货车司机之类就是一种进步。 打破东亚模式,除了最为核心的多开辟新赛道开源之外,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调整,这个东亚国家情况又有所不同,例如东亚国家的全球最低生育率,也是造成东亚模式的原因之一,而模式由于工作占用劳动者大量的时间,无精力照顾小孩和家庭,又会反过来降低生育率。 以日本为例,日本已婚家庭的生育率并不低,大量的两到三个小孩,日本家庭很多一户建,居住面积并不小,房价现在低迷,并且日本的小孩教育成本也不高,日本的总体生育率低是因为大量的日本人终身未婚,四分之一的日本男子到50岁还从未结婚,这跟日本特殊的男性养家,女性全职主妇文化有关,也和日本的企业雇佣制度(正式工,非正式工)有关,结不起婚就干脆不结婚,同时也是产业升级停滞,低薪和不涨薪岗位增多所致。 韩国的生育率也是超低,整个国家只有几个有限的财阀,韩国年轻人要想进入这些大公司工作,竞争高度激烈,除此之外其他好的出不多。 韩国作为一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世界人口大国,2017年仅仅有35.7万名婴儿出生,创下历史新低,《朝鲜日报》在 2018年9 月 3 日发布首尔国立大学开展的人口研究。预测2018年韩国生育率将再次创下历史新低,首次低于1,为 0.96。 中国生育率低,则不是因为不婚的人太多,而是已婚家庭本来就生育率低,这又关系到房价,教育成本的问题,这个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居住面积的狭小,房子和学校绑定,幼儿园学费和减负等带来的教育成本的高昂,负担重,幼托机构稀少而昂贵,以及长期计划生育因素等,这些都是降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 其他还有东亚文化的因素,比如都在美国,美国华裔的生育率就是1.6,显著的低于其他族裔,这跟重视孩子教育投入,导致养育成本升高也有很大关系,但尽管如此,1.6的生育率也已经比东亚地区好很多了,可见发展才是核心。 东亚都是后发国家,要想赶上欧美,选择这种模式是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的最高效率的做法,这也是全球除了之外,只有东亚不断的在缩短和发展水平的原因。 但是日本和四小龙,因为体量原因,始终无法在欧美的高端领域实现全面突破,无法在源头上实现突破。东亚的日本,中国,中国等,都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的现象,竞争激烈的态势没有改变,又降低了生育率。 韩国虽然近年发展还算迅猛,但是其超低的生育率也是一颗,且韩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高度的依赖存储器等少数几个产业,这也是很的。 对于东亚来说,中国可以说就是最后的希望,我们联想起这个周美国对于华为的打击,也可以体会到,你想抢夺欧美的高端产业份额,他们的反应是什么样。但是这条我们没得选,只能继续走下去,哪怕是可能面临损失惨重的打击。 如果不能实现产业突破,只能在现有产业里面打转转,经济停滞无法赶超欧美,无法把蛋糕做大。人其实是有极限的,即使是文化上最为勤奋的东亚人也是这样,长期无法实现产业突破,人持续的处于高度竞争激烈的却又无法得到相应的收入增长,整个经济体的长期效率反而会降低。 薪资20年不涨的日本,,等都是这样,产业无法突破,经济发展缓慢又老龄化危机。而作为后发国家,如果不能保持勤奋的工作和一定的竞争强度,又不可能实现短期内对先发国家的追赶。 作为最后的希望,如果中国在产业升级这条上走通了,也是对中国,韩国,日本有好处的,不管是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大量在中国工作,同时中国游客也是这些地区的越来越重要的财富来源。 这是“邻国原理”,一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游客来源,往往都是邻国,邻国如果先进富裕,又会大大带动本国的发展,这是在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东亚人发现,全球的中高端产业大量逐渐转移到东亚尤其是中国之后,由于产业资源的增多,整个社会不再需要超高竞争烈度,而是逐渐回归到勤奋工作但是又符合人性的最佳平衡点,这样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的道。
|